芬芳百年紀行,臺灣人文好美。
100年尾聲...F與我 走進北門驛,阿里山鐵道的起站
位於嘉義市共和路上~以茶葉為設計概念;
很醒目的一心二葉主題館,周邊工程正在驗收...轉個彎
脫離浩蕩隊伍...彷彿童話中的傑克與魔豆,我們走進歷史裏...
散發了木頭氣味的公廁後方,有兩列木造平房
這兩列分別稱為T30與T31的木造屋,
係1906年日治時期,因興建阿里山森鐵而蓋的工人宿舍
此次配合主題館的『阿里山鐵道影像展』,開放參訪至一月底止。
知識行程內容的豐富性,與解說員有很大關連
今日結識吳老師,懷著對嘉義濃厚情感...
73歲吳師,每月二次由北港至此為到訪者解說
歷史是養份,不是包袱~吳師宛如一部活典籍
由其口中緩緩道出...河合鈰太郎與阿里山森鐵的關係
於我們還是初次聽聞...
河合氏1866年生於日本名古屋,1890年後前往德國深造
當時歐洲高山鐵道,走向休閒風潮漸趨成熟
回日本任教後,河合氏受時任台灣總督府民政長官後藤新平延攬
參與阿里山森鐵探勘、規劃等工事
因為河合氏的有所堅持
造就了阿里山與島嶼上其它森鐵不同的風貌
特色之一為阿里山線無流籠相接...不以伐木為唯一目的~
阿里山森鐵1906年動工...約1年半後,北門至竹崎平原段通車
1912年全線完工,1918年開始載運旅客...至此阿里山盛名逐漸躍上國際。
老一輩嘉義人看河合氏與阿里山森鐵,
猶如八田與一之於烏山頭水庫般,存在著超越民族血脈的情感。
關於眠月...河合氏遺作中有詩一首,道盡滄桑風華,文意極其優美...
忍不住與您分享~~
斧斤走入翠微岑,伐盡千年古木林,
枕石席苔散無跡(蹤?),鳴泉當作舊時音」
...由異族人士之眼來詮釋臺灣風土 或可予現今社會紛擾些許反思...
有些風景最美之處...在過後回眸之時,我們該珍惜現在擁有的
沿著木造屋前橫路行,便至北門驛舊址...海拔31公尺
簡約外觀旁停了一節大紅車廂,襯著綠葉洋溢了春的氣息
美中不足的乃其後方矗立的龐然大物~宏都所蓋飯店
無關風月,許久以後只會是BOT曾經來過阿里山森鐵的遺跡!
舊驛左前方是玉山旅社咖啡...屋齡六十幾年
建於光復初年間的屋體,前幾年毀壞得嚴重
附近長榮街上
獨立書店經營的洪雅主人,走出書房號招志士協力修屋
現在讓洪雅協會租下來
悠哉的貓、狗與人們~像絲線編織著生活故事
一樓不算大的空間裏...有一個旅人劉克襄的位置
吧檯前的圓凳子~劉先生喜歡坐那兒聽老闆娘聊
這個下午換你待那兒,與老闆娘聊聊卡彿魯岸;
小地方趣事由住民們口中說出來..所謂好壞美醜,就不再那麼絕對
...玉山旅社曾經做過的紅燈戶生意
隨著篇篇故事被帶出來...聽著、聽著,對樓梯下的女中室彷彿有了理解
旅社的雨林咖啡,是濾掉苦味的曼特寧...微酸裏的公平交易
...老闆娘說這批豆子烘太過...你覺得剛好
許多事都這樣...聽起來像『商量式的社會科學』呢!
冷冷的天...走路在小鎮...
忠孝路上...巧遇許世賢女醫師創立的順天堂醫院
兩層樓水泥房鑲進木框窗的建築,
在那深鎖的大門內...醫病之間,也塵封了老嘉義的共同記憶吧!
....探訪寫進歷史裏的咖啡地圖...芬芳紀行...嘉義人文好美...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