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個年 過得很輕 很鬆 很慢 也很鄧雨賢…
除夕這天 整個祭拜儀式完成 時間才下午三點多
本想赴清潔隊倒垃圾後 邀朋友喝杯除夕咖啡
這杯咖啡也像個儀式 已舉行好幾年…
碰巧朋友忙著 這杯除夕也就擱下了
轉進書店逛逛 走到繪本區 雙眼停在書冊前游移
發現一本 我的新奶奶 … 嗯 怎麼讓奶奶變成新的呢
…腦海中飄過一團團 藏著想像的雲
我翻開了書本 … 畫面是輕淡柔和的暖褐色
故事描繪一位老奶奶
失智前後 個性喜好的變異
當中包含了緊張 沮喪
然後 接受 折衝 調適之後 重組出一種生活的過程
讀了介紹 作者本身是一位社工
他以簡單的筆觸 帶出一個嚴肅的現像
我常說
當繪本也開始關注某個議題之後 就顯示了這件事的普遍性
….失智 就這樣漫涎開來了 … 作者以泛黃的顏色
詮釋 記憶在時間裏一點一滴褪色的過程
我喜歡他創作的靈感 讓灰沉沉的議題 稍微輕一點
隱喻著 人們是能夠透過互助 幫助彼此獲得喘息的空間
...我的情緒整個被吸引了 …
未知何時 自播音器中傳出書店即將收班的訊息
這許多年來 每逢除夕日 書店都在晚間六點打烊
看看牆上的鐘 距離打烊還有三十幾分鐘呢
就慢慢走下樓吧 ...
經過音樂區時 眼尾閃過 了 鄧雨賢 三個字
鄧雨賢耶 喜歡他 ... 說我是聽鄧雨賢長大的 可一點也不為過哩
… 一首 江上月影 即足矣教人陶醉再三了
時間 在樂音中流逝 也在樂音裏厚實了
買了一片鄧雨賢 走出書店時 … 遠方一輪火紅 逐漸隱沒
我的胸腔 湧動著一股生發之氣 …. 是因為舊時光嗎~
年初一 如往常般起早走山
途經六塊厝農作區時 正值清陽大亮
那光線高高掛起 再整個灑落田野上
年前紅豆收成後 才剛插的秧仔 顯得精神極了
見一位認識的農夫
站在被陽光塗成金色的田埂上
聆聽著來自土地的召喚 眼神中存有一份感情 …
沒停下來 邊騎車邊向他喊 ~~ 早 ~~
~~ 恭禧哦 ~~ 農夫從田那頭回過來
我跟F說 ~~ 現在不是很流行文創嗎 稻米是台灣的文化
明年 咱們就邀請六塊厝的農夫們
在年初一 清早 同時站在自家的田地上 望天
陪泥巴過個時尚年 ~~
F回說 ~ 哈 好個腳踏實地的文創~
…上了山 年初一的山徑上 遊人出奇的少
少了日常那些帶著收音機上山的遊客
自然回復了原本的寧靜 紅葉珊珊 蝶影幢幢 …
忽然間 一隻山羌從我們眼前走過
在此之前 你很難想像一座郊區小山 居然也住著山羌 …
牠穿越了我們的對話聲 動作是那樣徐緩而優雅
與人類如此親近 起先以為是一隻狗
卻由於牠的回眸一望 頭上小角兒 露出端倪呢~
年初一 遇見山羌 遇見一隻披著陽光的山羌走過
這是山神對規律生活的人們 的`賞賜吧~
….下山 穿過熱鬧的街市回到家中
轉開播放機 鄧雨賢 流轉在屋裏每一處角落 …
捧一杯紅玉站在窗邊
望著因為年節而熱氣起來 的無尾巷底 ~
年歲漸長 較不整理書了 喜隨手取放
清晨出門前翻過的書還躺在窗邊 拿起來接著讀 …
風中之葉書中 一段文字記載著....
荷據時期 荷蘭人一年要殺死福爾摩沙臺灣島
約十萬頭美麗的梅花鹿 鹿肉銷往中國
當時的中國人喜歡吃燻鹿肉
至於十萬張鹿皮 則讓日本買去製盔甲 …
製盔甲啊 從這裏便可嗅聞到日本軍國主義 是其來有自的 ~
…臨晚前出門散步
經過逢甲路 看見歐吉桑的蛋糕舖子開著
他的蜂蜜蛋糕不膩 微微甜 味道四季紅
他的售價 唱著南風謠 幾十年沒變
只因歐吉桑一句 ~ 咱佇屏東 麥計較錢啦 ~~
長崎食品 屏東市逢甲路37號 08-7337083
帶了一盒 外加二塊小圓綠豆凸
….心情到了 我喜歡這樣買 ~~
夜色初臨 趁著街燈尚未大亮之時回家
不喜歡現在到處都是的LED燈光 實在刺眼 ...
走進中山路旁騎樓
經過蔡文佐醫師寓所 門開著
日光燈的微弱光線 意思意思亮著
年初一呢 ... 印象中蔡醫師似乎沒放過什麼長假
古意的洗石子老宅 診間領藥處
木造大門邊等候看診的木條長椅 . ..
濃濃懷舊風 ~ 就像年近八十歲的蔡醫師 冬天看診或出門散步
身上穿的一件 因為脫線而愈來愈短的毛線背心~
老人孩子都能親近的蔡文佐醫師
宛如一首望春風 是小城人們過年過節的安心丸呢~
今適逢甲午 都說甲午年多事 … 人處於世 事情一定有的
然事緩則圓 … 先人莊子也說 內方外圓 順應流光 …
輕鬆慢慢地 讓鄧雨賢的詩帶我們走過這年吧~
年初一 記于阿猴城